6月15日,全市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暨“治理强基”“地名乡愁”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在九龙坡区召开。会议总结通报了全市基层治理工作、区划地名界线工作情况,目前,重庆新建、改扩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1239个,村(社区)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%,重庆将持续推进“治理强基”“地名乡愁”行动。
深化“五社联动”建成村(社区)社工室9280个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上游新闻记者从推进会上获悉,过去一年,重庆基层治理战线坚持因地制宜,持续深化“党建统领、三治结合、三事分流、五社联动、智能支撑”治理实践,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。
其中,重庆完成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,新建、改扩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1239个,村(社区)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%。开展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体试点建设,成功打造10个市级、35个区县级综合服务体。
重庆深化“五社联动”机制,全市社区社会组织达8.9万个,注册志愿者641万余人,实施志愿服务项目23万个,建成村(社区)社会工作室9280个,社工专业人才达7.26万人,“五社联动,家园助力站”试点全国领先。
此外,重庆推进“互联网+社区服务”,上线“渝快社区”小程序和APP,居民用户超过150万,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服务。
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重庆将推行“三事分流”等有效做法,发挥党员示范作用,引导居民群众共同打造更多党群连心、邻里和谐、守望相助的平台载体。
此外,重庆还将推进社区设施提档升级,严格执行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不低于30平方米标准,提升城乡社区达标率。
推进“乡村著名行动”助力乡村振兴
记者从会上了解到,重庆区划地名工作持续加强,《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》颁布实施,成为国家条例修订出台后首个施行的地方法规。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建成投用,万州区、奉节县成为全国“点亮乡村”地名服务试点单位。
其中,今年5月17日揭幕的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位于渝中区白象街山西会馆(反省院)旧址,是全国首个独立的省级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,面向公众免费开放。展示馆集中展示重庆行政区划历史演变、巴渝地名、母城和边界地名等,讲述区划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,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。
此外,界线管理不断规范,第四轮省界渝川线1854公里、县界915公里联合检查圆满完成,乡镇勘界完成5553公里。
重庆市民政局表示,下一步,重庆将认真开展区划地名工作和“地名乡愁”行动,扎实推进“乡村著名行动”,设置展现乡村特色的地名标志,合力培育乡村地名文化内涵、加强乡村特色资源宣传、优化乡村地名信息服务,共同助力乡村振兴。
(文章来源:上游新闻)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财务报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1 联系邮箱:291 323 6@qq.com